走刀路線是指刀具在整個加工工序中相對工件的運動軌跡,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內容,也反映出工序的順序。走刀路線也是編程的主要依據之一。因此,在確定走到路線時最好畫一張工序簡圖,將已經擬訂出的走刀路線畫上去(包括進、退刀路線),這樣可方便編程、工序順序是指同一道工序中各個表面加工的先後次序。它對零件的加工質量、加工效率和數控加工中的走刀路線有直接影響,應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和工序的加工要求等合理安排。工步的劃分與安排一般可隨走刀路線來進行,在確定走刀路線時,主要注意以下幾點;
①對點位加工的數控機牀如鑽牀,銑牀,要考慮儘可能縮短走刀路線,以減少空程時間,提高加工效率。
②爲了保證工件輪廓表面加工後的粗糙度要求,最終輪廓應由最後一次走刀連續加工。
③刀具的進退刀路線必須認真考慮,要儘量避免在輪廓處停刀或垂直切入、切出工件,以免留下刀痕(切削力發生突然變化而造成彈性變形)。在車削和銑銑零件時,應儘量避免如圖所示的徑向切入或切出,而應按圖所示的切向切入或切出,這樣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較小。
④銑削輪廓的加工路線要合理選擇,一般採用如圖所示的三種走刀方式。圖爲z字形雙方向走刀方式,圖爲單方向走刀方式,圖爲環形走刀方式。在銑削封閉的凹輪廓時,刀具的切入或切出不允許外延,最好選在兩面的交界處,否則會產生刀痕。爲了保證表面質量,最好選擇圖3-10中所示的走刀路線。
⑤旋轉類型零件的加工一般採用數控車牀或數控磨牀加工,由於車削零件的毛坯多爲棒料或鍛件。加工餘量大且不均勻,因此,合理制訂粗加工時的加工路線,對編程至關重要。